祝贺!我校统战成员项目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作者:来源:统战部发布时间:2024-10-25

10月23日上午,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校知联会会长武海斌教授领衔的“量子多体非平衡动力学与精密测量”项目和普陀区人大代表、校知联会副会长周爱民教授参与的“快速磁共振成像与增强关键技术”的项目均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自然科学一等奖  

项目名称:量子多体非平衡动力学与精密测量  

完成人:武海斌、邓书金、盛继腾、武跃龙


武海斌教授团队在大会现场(左一为校知联会会长武海斌)


武海斌教授和项目组成员

该项目基于超冷原子,聚焦于强相互作用量子气体非平衡动力学与精密测量,在标度不变费米气体中发现位置和大小服从离散几何标度律的普适动力学膨胀新规律,揭示了其时间反演不变性;发现新型长程可控热传输新机制与费米多体量子热机,抑制量子热机超绝热做功的量子耗散,极大提高了输出功率和效率;利用高精度光频梳、冷原子及磁场精确控制技术,实现了光子散粒噪声极限超灵敏光谱及目前精度最高的锂原子绝对频率测量,部分解决了理论和测量分歧。项目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多体强相互作用物理、量子热力学、精密测量等领域发展。

自然科学一等奖

  项目名称:快速磁共振成像与增强关键技术  

  完成人:张桂戌、方发明、周爱民


张桂戌教授团队在大会现场(右一为普陀区人大代表、校知联会副会长周爱民)




张桂戌教授团队在大会现场(右一为普陀区人大代表、校知联会副会长周爱民)


该项目针对磁共振设备采样率高导致扫描时间长的问题,在多目标优化理论框架下,结合变分法与深度学习,建立了磁共振影像高效重建与信息增强理论与方法。

项目构建了磁共振快速成像模型,将采样率降低了60%,实现了快速成像;提出了伪影去除及超分增强模型,显著提升了影像质量,解决了硬件及环境限制导致的影像质量欠佳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流形结构及比较关系驱动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提高了建模精度与模型结构搜索效率。项目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推动和引领性贡献。

校园网报道链接:祝贺!我校统战成员项目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