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更才|愿梦想长成参天大树、回报梦开始的地方|“2014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5-05-10

  4月27日,在“2014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一身藏服的次仁更才格外醒目。在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他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和标志性的酒窝,朴实而灿烂。

  出生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卡多村的次仁更才,2012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生物专业。这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儿,在同学们眼里,是一个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藏族小伙;在孩子们眼里,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更才老师”;在志愿者和支教队员们的眼里,是一名极富爱心和责任心、甘于奉献、踏实能干的领头人。虽然来自偏远的高原山区,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但艰苦的环境从未影响他成长的步伐。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次仁更才笑言:“我小时候也调皮得很,曾经把老师气得不行。”

点击查看原图

次仁更才在“2014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 

从顽皮男孩到支教队长

  华东师大冈拉梅朵藏文化社“雪莲花”支教队赴藏支教活动,已经开展四年多了。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有声有色”,这不仅是支教活动的不断推进,也是次仁更才的自我成长——他曾经连续两年带队赴藏支教。
  “看到那些孩子,就像看到小时候的自己,真的很想为他们多做些事情。”2014年暑期,次仁更才第二次带队进藏支教,其中一所小学——昌珠完小是他自己的母校。上课的时候,面对孩子们难以掌握的生字,次仁更才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手把手地教大家,直到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独立写出来为止。一些低年级的孩子理解不了汉语,他就会用藏语多解释几遍。课余时间,他陪孩子们一起唱山歌、跳锅庄、做游戏,从讲台上博学威严的老师变身孩子们亲密无间的玩伴。“将来我也要像更才大哥哥一样”,这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理想。十多天的支教相处,昌珠完小校长罗布次仁对他昔日的学生也是刮目相看:“更才长大了,也成熟了,已经不再是那个顽皮捣蛋的小男孩了。”

  连续两年的支教,次仁更才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从每年的3、4月开始,他就带领冈拉梅朵藏文化社的同学们为暑期支教进行前期准备——选拔支教队员并进行培训、采购带给山区孩子的物资、编写支教教案和策划方案、为支教小学的孩子们募捐等等。从当年那个顽皮懵懂的小男孩,到如今华东师大冈拉梅朵藏文化社社长,次仁更才感慨地说,“我特别特别地珍惜这份信任,它让我更有力量地前进和成长。”如今的冈拉梅朵藏文化社就像一个大家庭,它把藏族学生都凝聚在了一起,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提升学养,为藏族学生更好地融入师大、融入上海提供了一个平台。

点击查看原图

手持荣誉证书的次仁更才 

回报梦开始的地方

  经历了内班西藏班的求学经历,来自西藏偏远山区的次仁更才似乎更加懂得帮助的力量。“当年我十二三岁就离开家了,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我得到了太多的帮助,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说话间,他抬头看了看远方,“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将来等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像别人帮助我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
  来到华东师大求学的次仁更才,不仅在冈拉梅朵藏文化社中发光发热,也在各类公益组织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2012年,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志愿者招募活动。这所医院专门收治来自西藏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每年都有来自华东师大的藏族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服务——这也成了藏族学生的一大传统。得知这一消息后,次仁更才非常激动,立即决定加入其中,“我觉得我可以为他们做的事情太多了!”语言不通,成为医患在治疗过程中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志愿者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翻译工作,帮助医生与患儿及家属进行病情、治疗方案等的沟通。此外,志愿者们还要在患儿治疗期间进行全程陪护,为患儿及家长做好心理疏导等工作。次仁更才担任这一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也有两年时间了,“这不仅是对西藏的孩子们负责,更是要把我们西藏同学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下去。”
  2013年,一对双目失明的藏族姐妹在相关团体的资助下准备来上海检查治疗,她们来自日喀则的偏远山区,家境非常贫困。次仁更才知道后,立即开始行动,想方设法联系上了这对姐妹,并和藏族学长一起去火车站将她们接到医院。接着又与医院方面进行沟通,充当藏语翻译,并安排好姐妹俩父亲的饮食和住宿,事无巨细。治疗结束,次仁更才又把她们送到火车站,硬是将自己勤工俭学赚来的300块钱塞到姐姐的手里,并叮嘱姐妹俩“在盲校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们,我一定尽心尽力!

点击查看原图 
次仁更才与队员们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为了能给西藏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帮助,次仁更才带领队员们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并在募捐时和队员们一起欢快地跳起了藏族舞蹈。“除了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同学能够了解我的家乡、认识她的美好。”带着这份对家乡的热爱,曾经从昌珠完小出发的次仁更才,又回到母校支教;曾经努力走出西藏来到上海,未来收获希望又将回到家乡——学成归藏,是次仁更才从未改变的坚定信念。
  从西藏到上海,次仁更才走了20年。4358公里,不仅是漫长的铁路距离,更是他成长走过的道路。他走得艰辛,也格外踏实。每一个脚印都饱含着他的努力、汗水和对家乡的片片深情。“既然来了上海,我就要努力学习,把外面精彩的世界带回西藏。今天我走出去,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回来。”
  正是这份对家乡的一腔热爱、对未来的一份决心,鼓舞着次仁更才始终坚持将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到未来回报家乡的努力当中。他背负着家乡和民族的希望,在华东师大这片沃土上勤奋学习、热心公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他就在这里,为未来的出发继续努力。

图文|万姗姗胡颖皓 信息来源|校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