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党外代表人士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来源:统战部发布时间:2025-10-2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我校党外代表人士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畅谈感想和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贡献智慧和力量。

戴立益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了蓝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会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我们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的“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一脉相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学校优势、发挥党派界别特色,积极履职尽责,把全会精神切实融入办学治校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为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李大力 

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华东师范大学支部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医学系主任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系统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民革华东师范大学基层组织负责人,我深切体会到,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对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全会聚焦国家制度与治理能力建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我们支部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全体成员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华东师大的“双一流”建设和国家教育科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段纯刚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四五”重大成就,并对“十五五”时期我国的发展环境作出了重要和科学的判断,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全会公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作为人大代表和华东师大民盟主委,我深感振奋。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树牢多党合作初心,持续增进思想政治共识。同时,发挥民盟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界别优势,围绕全会提出的“十五五”重要部署,深入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诤言、献良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民盟智慧和力量!    

吕长虹

上海市政协委员,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

五年规划一棒接着一棒,每一个关键变化都体现着时代进步,每一步都意义非凡。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的历史节点上回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深刻重塑了全球发展格局。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十五五”,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引领发展的重要政治优势。

展望“十五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应对挑战,真抓实干、说到做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陈沈良

民建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作为民建会员,我们深感振奋与鼓舞。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指明了前行方向。民建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紧密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责任重大。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深刻领会这一制度在推动国家发展、保障人民幸福方面的巨大优势。未来,我们将始终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充分发挥民建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与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贡献民建智慧与力量。同时,在教育科研领域,我们也将积极践行全会精神,立足本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周立旻

上海市政协常委,民进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

在全球不确定性激增的关键时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世界注入了宝贵的稳定剂。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打造高层级人才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民进会员和市政协委员,我将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履职行动中,聚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聚焦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与选拔新模式,立足本职,深入调研、积极建言。

陈振楼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四中全会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令人非常振奋。“十四五”期间,我国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出成就,尤其在长江大保护上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流域综合治理的全球样板,“一江碧水向东流”正在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化为全民族的共同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吴瑞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农工党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图书馆馆长兼未来学习发展中心主任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彰显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农工党华东师大委员会将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紧密围绕医药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界别特色,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同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国家意识、服务战略需求,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为“十五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文明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委、致公党华东师范大学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

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作为我国擘画从“十四五”走进“十五五”发展蓝图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个人认为,本次大会对“十五五”期间国家发展的规划不仅目标明确、路径清楚,而且充满信心。在世界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本次大会展示了国家对未来发展的伟大战略和发展自信,与复杂世界局势形成鲜明对照。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六个坚持”有了新的明确意义。这“六个坚持”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我相信这六个原则可以确保我国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行稳致远,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规划在明年的全国两会上将具体讨论和推进落实,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民主党派成员、全国政协委员,我将积极努力,认真学习,为“十五五”规划的有效落地和切实执行,积极参政履职和贡献力量。

李道季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当前人类正站在历史巨变的拐点上,在这一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中央对“十五五”期间,我国发展将面临更为错综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有着非常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这次全会的顺利召开,让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中国就能续写人类历史发展的新奇迹新篇章。

柯政 

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普陀区委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兼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第一时间学习了四中全会公报,心潮澎湃。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形式,就五年规划提出意见建议,这是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体现。

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给出了两个“极不”的评价: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是对所有奋斗者的认可。全会也对“十五五”的发展环境作出了判断,那就是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并提出了发展目标。在主要的发展任务和战略上,全会公告用了连续十二个“全会提出”来强调和转引。这都是我们各地各部门研制“十五五”规划时的主要指针。

“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00多项改革举措将在“十五五”规划期内全部完成。我们必须要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奋进。

贺樑

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报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十四五”期间,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清晰勾勒出“十五五”的努力方向,让我们明晰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的目光不断聚焦东方,中国的五年计划一次次令世界惊叹。在即将到来的“十五五”,世界格局将更加风云变幻,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必将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压舱石。作为九三学社的社员,作为奋战在科学和工程第一线的学者与工程师,我们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的安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以及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全部力量。 

武海斌

无党派人士,华东师范大学知联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

在“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意义重大而深远。国家在“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仅体现了国家应对复杂国内外环境的能力,更彰显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十五五”时期,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我们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唯有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知联会作为人才的集结与智力的汇聚平台,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家与学校的建设目标,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发挥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十五五”实施中谱写辉煌的科技、教育和人才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吴冠军

无党派人士,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分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令我倍感振奋。在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此次会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间建设与发展的蓝图,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掌舵领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充足信心与战略定力。

全会提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的党外代表人士和学者,我将把这一思路融入教学科研,既在人工智能与政治哲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中,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治理的赋能何以实现,又不断培养兼具前沿科技素养与深厚人文底蕴的技术政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撑。

黄平 

无党派人士,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联合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

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期间擘画的宏伟蓝图,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道路。具体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的号召下,我们深切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协会肩上的责任,协会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阵地,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平台。华东师范大学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将联动师生,真抓实干,为民族工作提质、高等教育增效贡献自身的力量。